我们时常会被TA人用“自私”、“太过自我”、“只关注自我利益”、“不懂为他人着想”......等各种一锤定音的标签定义。最是90到10时代下所诞生的这一群体,我们从小就被侵染在关注自我发展和寻求自我实现的社会大思潮中,不断寻求特立独行的性格展现和与众不同的自我价值突破。
可是无论个人主义的思潮有多么气势汹汹,那些理智、洞察又沉静的人,始终眼如火炬,总是能够洞见那些花样百出的表象之下,一些不变的普世真理。
阿德勒从人际关系矛盾出发,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目的论》和《课题分离》两大认知思维对现实问题的指导意义。而后,他从纷纷扰扰的人际关系乱麻中抽身而出,大笔一挥,便绘制出了《共同体》背后更宏大的关系蓝图。
01. 共同体思维把我们从“虚假的自我中心论”中唤醒共同体背后的哲学思想支撑是:我们并不是人群的中心,并且也无法真正成为人群的中心(哪怕是被千千万万人所崇拜的耶稣也并未从真正的意义上成为人类的中心)。我们只是上亿人类群体中的一员,我们因为个人特质独立于人群,但同时也依赖于人群。没有群体强大的支撑,我们的自我便无处立足。从生物学人体脑神经构造而言,个体与群体的关系可以形像地被理解为单个神经元与整个大脑的联系,而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可理解为神经递质在各个神经元之间穿梭传递信息。单个神经元于整个大脑来说其实是微不足道的,但没有神经元之间的互相作用,大脑也无法进行运转。而人与人类群体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而从物理学的《超弦理论》而言(弦中子,2017),如果我们总是把自己看做人际圈子的中心的话,那么就好像月球(他人)总是在绕着地球(自我)旋转,从太阳的第三方观测角度就会呈现如下的画面,地球做的是圆周运动,月球做的是弹簧圆周运动。
但如果我们站在银河系中心来看,便会呈现太阳做的是圆周运动,地球做的是弹簧式圆周运动。而一旦我们站在宇宙中心观察,银河中心的黑洞做的是圆周运动,太阳做的是弹簧式圆周运动,此时地球成了下图中的绿色运动轨迹,而月球成了下图中的红色运动轨迹。
也就是说,从不同的角度观测,中心点便不同,那些固化认知中的中心(无论是从前的地心说还是日心说)都会不断被新的发现所击溃。当我们能够摒弃太过自我的认知思维,把人际关系中站在C位上的自己拖拽下来,不再认为自己是唯一重要的那个,也不再固执地捍卫自我利益,而是能够站在全视的角度下,看待自我和人类整体的关系,那么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会呈现出异常清晰的脉络,而问题常常也会不解自破。
02. 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应互为一体(硬币的两面)我们人际关系中的矛盾常常来源于“竞争思维”,我们总是将别人得到的东西看作是自己失去的,而一旦别人失去了什么,我们常常会感到莫名其妙的开心(嫉妒在作祟)。周遭的人也常常被我们视作“敌人”,我们总是小心翼翼地活在“危险的人际大战”中,一刻也不得放松,时常要保持警惕。在强烈的胜负欲和竞争意识下,我们把人际关系推向深渊,当我们抱怨关系太复杂,人和人之间缺少真诚实意的时候,也别忘了“当我们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我们”。我们在尔虞我诈中将原本可以和谐自洽的集体氛围弄得乌烟瘴气。于是归属感、认同感、支持与信赖这些本可从集体中获取的东西在你争我抢中被摔得遍地碎渣。
我们常常把个人的利益只聚焦于“金钱财富”,而忽略了其它有关于心理感受层面的利益,这些利益很抽象,但却时刻影响着我们作为人所能感知到的价值感,那便是受到尊重、支持、关心、鼓励和在乎,而这些感受很难从“竞争关系”中感知,不仅如此,在长此以往的敌对视角下,我们会忽略自己这些深层次的心理需求,我们还会“自欺欺人”地告知身边所有人“现代关系本就是如此,冷漠又防备,竞争又敌对"。把身边的人看作“伙伴”而不是“敌人”,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建立起“合作共赢”的人际关系状态。这种状态让我们看到的是自我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连接而不是对立,这便是“共同体”建立起的初步感觉。这种感觉的初级外化为: 当我在帮助TA人获利的过程里,我其实也在感知自己的价值,那便是我对他人是有用的,当进一步接收到别人感谢的反馈时,我会觉知到自己被尊重和被肯定。当“互惠互利”的状态进一步升华,我们会强烈感觉到自己与TA人的连接感(共情能力也会进一步提升),于是我们不再是孤立无助的存在,那些作为人的共通烦恼、担心和害怕;那些小心翼翼维护自我利益而表现出的嫉妒、排斥和冷漠;那些因为获得理解、支持和帮助的瞬间而产生的感激、喜悦和暖意,都开始畅通无阻地在我们心间流动。我们所渴望获得的归属感还有安全感也会在这个过程里被强化。
当一个人获得了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些深层次的需求的时候,我们自身的能量状态便开始改变。从前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在“自我对抗”上,就如同对抗饥饿的感觉,因为心理层面的需求未被满足,它就会一直叫嚣着引起我们的关注,又因为我们对心理需求的不敏感,所以总是忽略它发出的信号,从而难以判断不安失眠、极度敏感、抑郁焦躁、这些外化的表现是为了催促我们尽快“为心理补充能量”。自身能量状态的改变从负走向正的过程里,我们对外事外物的看法也会从消极走向积极甚至走向达观的状态。达观状态下的你,还会为了人际关系焦虑烦恼吗?
03.共同体思维需要从“自我接纳”、“他者信赖”和“他者贡献”层层搭建
“共同体”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更像是一种“理想化的哲学思想”,它就像水中月境中花,可望不可及,让浮游在俗世苦海中的芸芸众生“只闻佛语,但不解其义”。而阿德勒可不是高深莫测的哲学家,他沿用了哲学的思想,却给出了实际可行的心理训练步骤,让那些看似难以企及的理想心理和精神状态能够在日常生活中重复践行理论而得以实现。共同体思维的基础层:自我接纳。所谓自我接纳就是全面细化地了解自己之后的一种全然接受。这种认知过程就如同在给自我进行素描,每一个细节越是清楚,我们对自己的潜能、性格、情绪反应模式、社会竞争力、优缺点......认识就越清楚,于是我们能够分清哪些是通过自我努力可以改变的人和事以及哪些不能改变。那些无法改变的,要坦然接受,那些可以改变的,则需要勇敢面对。第二,不断探索真实自我的兴趣和动力(取决于如何赋予“探索真实”这件事的意义,不赋予意义,则不会关注和在乎,而赋予了意义,则会努力深入了解)。第三,自我认知能力(如果前两者取决于主观的自我决定,短时即可生效,那么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却是一件需要进行长时间强化练习的事情,或者说自我认知是人人从出生到死亡都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但却非人人都可以在此事上精进)。只有在上面的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实现“精准的自我素描”,从而认识到真正的自我样貌(内外兼具)而全然接受它。
自我接纳所产生的现实意义便是我们不再惶恐不安地被别人的看法和意见所左右,于是在人际关系矛盾中,我们也不再仅仅因为顾忌别人的想法而委曲求全亦或者条件反射般地妥协让步。自我接纳的努力过程也意味着我们在了解自身的时候,或多或少地了解到作为人身上的一些共通属性(都渴望爱和尊重,都厌倦重复和单调,都拥有各类欲望),这为形成“共同体”思维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共同体思维的升级层:他者信赖。他者信赖必须建立在自我接纳的基础上,首先是因为接纳了自己,才可以接纳他人。这种接纳指向的是作为人这样渺小而又意义非凡的存在,我们身上有许多自身厌恶又排斥的不高尚品性(懒惰、嫉妒、懦弱、胆怯、贪婪、无知、自私......),只有承认并接受了自己的这些劣根性,我们才能在别人身上看到这些存在的时候坦然而自在,心安而又理得。接纳TA人的态度里本身就意味着一种真诚的善意。而一旦TA人接收到这种善意,TA便会产生“合作互利”的倾向。他者信赖往往是“良性合作共赢”关系机制下的深层推进结果,它首先需要的是善意接收的开始,接着互惠合作的过程,最后才会走向“信任依赖”的结局。共同体思维的最高层:他者贡献。他者贡献背后的奉献精神已经超越了“他者信赖”层次中的“合作共赢”追求,而是越向了“人类集体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进程中。能够达到这一层级的人,往往也是那些会对后世发展(经济、政治、科技、思想、文化......) 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们不再将自我利益或者TA人利益作为精力和时间的聚焦点(这已经不再是重要的事情),而是将所有个人努力投放在对“人类发展”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比如埃隆·马斯克这样的未来发展领军人物。
他者贡献的精神层次,并非人人都能企及。人类群体需要的从来都不是“人人皆圣灵”,而是要有一个像“神”又像“人”的“超级存在”从精神上引导我们,所以“他者贡献”更像是一种可以被触及和被理解的标杆,有了这样一个标准存在,我们才有了攀登精神阶梯的动力和参照。
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共同体”思想的三个层级的特点和关联:
第一层:自我接纳。每个人的自我都是不完善的,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先解决自我不足和不完美,接纳不可改变的部分,承认自己的局限和不愿正视的劣根性。第二层:他者信赖。当自我能够达成自洽平衡的状态,那么便可以将自我关注转向他人关注,通过善意连接,合作共赢,走向互相信任依赖的局面。
第三层:他者贡献。共同体思想的最高境界,各领域大师和领军人物的思想层次。这三层思想层层递进,互相支撑强化,正因为自我接纳之后,才有了精力和时间去关注他人,从而建立关系产生信赖。正因为信任周边他人,肯定整个群体存在的积极意义,才会越向“他者贡献”的精神层次。04. 共同体思想让我们追本溯源走向最接近真理的方向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矛盾往往产生于对比之后的“失衡”。我们无时无刻不在与周围的人产生对比(相貌、才能、学历、收入、身份、地位......),对比行为的结果便是产生“分层分级分化”。层级分化背后往往又隐含着一系列区别对待的态度和偏见,我们总会在这些眼光和评价中受挫受伤,丧失自我价值感亦或者膨胀自负,目中无人。但我们的本能总是要维护自我的价值感的,否则我们便失去了立足于社会群体的根基,那些威胁到自我价值的人和事都会让我们奋起反抗和回击,所以不难理解人际关系矛盾很多时候指向的并不是表面的矛盾,而是深层次的未被察觉的价值感丧失。
共同体思想通过不断强调“单个个体与人类整体的紧密关系”来削弱我们“层级分化思想”背后的偏见和固化认知(并非身处高层的人更优越,更有价值;而身处低位的人则卑微渺少、不值得尊重),从而减少人际交往中的价值评语(所以阿德勒不主张在人际关系中使用批评亦或者赞美的方式来评定一个人的价值,而是认为一个人的存在本身就已经具备价值,而不是通过社会标准来定义的)。当人的价值从根本上被接纳和尊重的时候,我们的自我便有了安放之地,从此也无需再通过人际矛盾中的对抗来叫嚣着自己的存在。同时,共同体思想也不断提醒着我们,个体想要获取利益,必须依赖于整个大群体(而不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分化,产生源源不断的内耗和损伤让群体满目苍夷),这个群体不仅仅指向我们人类本身,也指向周遭存在的植物、动物、雨露和苍穹。无论我们身处什么样的时代,人的观念和认知又在怎样地发展和变化,我们唯一确信的是“沿着来时的路,才能找到回家的途”,而“共同体”便是回家方向上的灯塔。岸见一郎&古贺史(2015).被讨厌的勇气.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弦中子(2017). 简单破解超弦理论. 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20090007535928399&wfr=spider&for=pc